(1)減少介質散熱損失,以滿足生產需要的壓力和溫度;
(2)改善勞動條件和環境衛生;
(3)防止管道腐蝕,延長其使用年限。
捆扎法施工
采用硬質保溫制品的保溫層,安裝時,要把其制品如瓦在被包復的鋼管上旋扭磨擦三次以上再就位,以保證弧度一致,結合嚴密;水平管縱向接縫位置應偏離管道垂直中心線。對于單層雙瓦組合,縱縫要布在管中心豎直線45度以外;對于多層、多瓦組合,縱縫也應偏離管道垂直中心線。
一般可采用16號至18號鍍鋅鐵絲雙股捆扎捆扎的間距不應大于400mm。如公稱直徑等于或大于600mm的管道或相應設備,除一般捆扎外,要另用10號至14號鍍鋅鐵絲或包裝鋼帶加固,加固的間距宜為500mm。
纏繞法施工
按螺旋形纏繞,搭接長度應為帶寬的1/2,纏時要拉緊。每條帶纏完后,應用鍍鋅鐵絲捆扎到管道上,再接纏第二條;纏第二層時,要壓第一層的縫纏繞。用保溫繩纏繞時,先把一端用鍍鋅鐵絲捆扎到鋼管上,再拉緊保溫繩一股緊貼一股的纏繞。務使繩子付在管子上轉動,繩股之間無間隙。繩的表面要復蓋織物,并縫起來。也可在繩上敷設金屬網,在網上抹灰,最后進行裱糊或涂刷涂料。
充填法施工
在管道上填充松散材料保溫時,應設置固形層(亦稱支承圈)??捎?0×10×1~20×20×1的平織鐵絲網或直接用金屬保護層制做,在充填施工時,要防止漏料和固形層變形。充填施工時,應用木板條輕輕拍擊固形層,以保證充填密實。當網與管道之間的下半部空間填滿后,從下面穿過金屬網及保溫層安設鍍鋅鐵絲吊件,并將吊件固定到管道上。然后,再填充上半部空間,填滿后,把固形層封口固定。在垂直管道上進行充填施工時,應設置防沉層。防沉層用硬質保溫制品制作,間隔高度為400mm~600mm。隨充填保溫到達防沉層高度時,把防沉層粘貼或支吊上去,再接著充填松散材料。
要保證熱力設備及管道經常處在散熱損失最小的經濟狀態下運行,就必須選擇合理的保溫層和經常做好保溫層的維護檢修工作。一般保溫層有主保溫和敷面兩層,常見的缺陷是裂縫和脫落。保溫層的檢修工藝及技術要求基本上與新敷設時相同。
主保溫層是用保溫材料(膨脹珍珠巖、膨脹蛭石、硅藻土或石棉等)或保溫成型材料(保溫瓦等),緊貼設備外壁嚴密敷設,以減少設備內的熱量傳外敵失。如主保溫層有裂縫或脫落等現象時,應及時進行修補或重新敷設,敷設工藝及要求如下:
(1)在對設備及管道敷設主保溫層前,應先將被保溫設備表面上的舊保溫層、灰塵和銹垢等雜物清除干凈,并按設計要求涂刷防腐劑,待干燥后,再行施工。
(2)凡對直立的管道或設備敷設主保溫層時,每隔2-3米,應裝設一個分段承重托架,其寬度可稍小于主保溫層。
(3)對大型設備或直徑在650毫米及以上的管道(汽包除外)敷設主保溫層時,必須焊接鉤釘。在壁厚等于或小于4毫米的設缶上焊接鉤釘時,應在設備或管道進行嚴密性試驗前進行。段備上施敷主保溫層,應在嚴密性試驗后進行。
(4)當采用成型材料保溫時,必須做到保溫材料與設備表面接觸緊密。若用板型制品對直徑在450毫米以下的管道做保溫層時,必須將板型保溫晶鋸成楔形板條敷砌。當主保溫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80毫米時,應分層敷砌。
(5)為使主保溫層牢固不脫落,應用鍍鋅鐵絲或鐵絲網將敷設或修補部分緊緊地包裹住。
(6)主保溫層必須保證有高度的密實性和均勻性,避免出現沉陷和空洞等。影響保溫效果。